浙江余姚歷史名茶瀑布仙茗歷史悠久,茶圣陸羽在《茶經》中轉引今已失傳的《神異記》關于西晉“虞洪獲大茗”的記載,先后在“四之器”、“七之事”、“八之出”中三處寫到瀑布仙茗。此后記載瀑布仙茗最著名的文獻,就是明代余姚鄉(xiāng)賢、著名思想家、文學家黃宗羲的兩首茶詩——《余姚瀑布茶》、《寄新茶與第四女》,而宋、元、清文獻似乎少有提及。最近,筆者在宋代詩人華鎮(zhèn)、王十朋的兩篇詩賦中查到瀑布仙茗的記載。
華鎮(zhèn)(1051—?),北宋著名詩人,字安仁,號云溪居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神宗元豐二年(1079)進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軍事。平生好讀書,工詩文。有《揚子法言訓解》及《云溪居士集》100卷、《會稽錄》等,大多散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云溪居士集》30卷,其中詩12卷。
他在刊于《嘉泰會稽志》的茶詩《剡溪瀑布嶺仙茶》并序中,對瀑布仙茗作有熱情贊美:
在嵊縣西六十里,福善所集,蔚有靈氣,昔產仙茗。
春日云崖晴杳杳,東風山溜曉泠泠。
煙霞密邇神仙府,草木微滋亦有靈。
詩人描繪了瀑布嶺煙霞密邇、云霧氤氳、草木有靈的獨特環(huán)境,令人神往。瀑布嶺茶、仙茗、神仙府等特定名詞,指的應該即是今余姚四明山道士山白水沖的瀑布仙茗,因為嵊縣(今嵊州)并無產瀑布仙茗的記載。四明山、剡溪流域橫跨余姚、奉化、嵊縣(今嵊州)、新昌等市縣,詩題中的“剡溪瀑布嶺茶”可以泛指,但詩人在小序中寫到“在嵊縣西六十里” 令人費解,因為瀑布嶺應該在嵊縣東面,并不在西面,不知是詩人筆誤還是其他原因。
該詩在《全宋詩》中詩題被改為《瀑布嶺》,題下注“《嘉泰會稽志》卷四作《剡溪瀑布嶺仙茶》”,去掉了小序。這一改法混淆了主題,容易讓讀者誤認為此詩詠的是瀑布嶺,因此一直未被收入茶詩之中,而實際上此詩是詠瀑布嶺仙茶的一首茶詩。因此改編者并不高明,違背了詩人的本意。
另一篇記載瀑布仙茗的是宋代狀元、詩人王十朋的《會稽風俗賦》。
王十朋(1112—1171),字龜齡,號梅溪。溫州樂清人。高宗紹興二十七年(1157)狀元。歷任紹興府僉判、秘書郎、王府教授、著作郎、大宗正丞,得請主管臺州崇道觀。孝宗即位,除司封員外郎兼國史院編修官,累遷國子司業(yè)、起居舍人,改兼侍講、詩御史。歷知饒州、夔州、湖州、泉州。除太子詹事,以龍圖閣學士致仕。7月卒,年60。為官清正廉明,有惠政。謚忠文。有《梅溪前后集》及奏議等54卷。
王十朋在紹興寫下了代表紹興地方特色的著名文獻《會稽三賦》,其中《會稽風俗賦》第四節(jié)“物產”中提到瀑布仙茗(余姚在清代之前一直隸屬紹興或越州):
日鑄雪芽,臥龍瑞草。
瀑嶺稱仙,茗山斗好。
顧渚爭先,建溪同蚤。
碾塵飛玉,甌濤翻皓。
生兩腋之清風,興飄飄于蓬島。
賦中寫到紹興日鑄、余姚瀑布仙茗兩種本地名茶,還有長興顧渚、福建建溪兩種外地名茶。說明瀑布仙茗在宋代還是相當著名的。
由于余姚在清代之前一直隸屬紹興或越州,相關歷史文獻也大多保存于紹興的史籍之中。目前余姚及寧波對瀑布仙茗歷史文獻的發(fā)掘與研究還相當有限,也許應該從紹興的文獻資料或名家詩文中發(fā)掘這方面的史料,以便使這一不可多得的歷史名茶散發(fā)出更加引人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