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撰于八世紀末的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條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tǒng)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臨淮縣館,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請為之。伯熊著黃被衫、烏紗帽,手執(zhí)茶器,口通茶名,區(qū)分指點,左右刮目。……”
常伯熊,大約是泗州臨淮縣(今淮河下游安徽江蘇交界一帶)人,與陸羽同時代,生平事跡不詳,從其“著黃被衫、烏紗帽”的裝束來看,似乎為道士。李季卿宣慰江南是在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其時陸羽在《茶記》的基礎上修改而完成了《茶論》,常伯熊又對《茶論》進行了潤色修改,使得《茶論》廣為流傳,“于是茶道大行”。他不僅從理論上對陸羽《茶論》(《茶經(jīng)》的前身)進行了廣泛的潤色,而且擅長實踐,嫻熟茶藝,是中華煎茶道的開拓者之一。
綜上所述,八世紀下半葉,至中唐代宗、德宗朝時期,煎茶茶藝完備,籍茶而修道的思想確立,注重茶道的環(huán)境,具備了初步的茶道禮儀,這一切標志著中華茶道的正式形成。皎然是中華茶道之父,陸是中華茶道的奠基人,常伯熊是中華煎茶道的開拓者之一。在中華茶道的形成過程中,皎然、陸羽、常伯熊之功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