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以其雄偉的氣勢、優(yōu)美的姿態(tài)在眾多園林樹種中獨領風騷。但是,雪松不耐鹽堿地,在鹽堿地中移植雪松成活率很低。筆者從事雪松移植工作多年,根據(jù)其習性,摸索出了一套在鹽堿地移植雪松的方法,現(xiàn)介紹給大家。
時間 移植雪松應在春季葉芽剛要萌動時。此時根系幾乎處于休眠狀態(tài),樹液流動緩慢,生理活動微弱,移植對雪松的影響較小。移植后,氣溫逐漸上升,根系由休眠狀態(tài)過渡到生長狀態(tài),樹液流動加速,生理活動增強,新芽在移植之后萌動,新根在移植之后生長。如移植過晚,移植過程中干擾了雪松正在進行的各項生理活動,會造成失水、落葉、干枝、樹皮外流松汁等現(xiàn)象,不利于成活。
地點 雪松為喜陽樹種,雖有一定的耐陰能力,但最好有充足的光熱,否則生長不良,因此移植雪松以背風向陽處為最佳,例如在一些建筑物的陽面種植,此處陽光充足、無風,對雪松的生長和今后安全越冬非常有利。如需在建筑物的陰面種植,應避開陰影區(qū),至少頂端避開陰影區(qū),以保證頂端充足的光照。雪松耐旱能力較強,忌積水,所以移植雪松應選擇排水較暢的地方,或移植在人工營造的高凸地面。
選苗 選擇生長旺盛、健壯、無病蟲害、樹形美觀的植株,在樹干的陽面做好標記,以防移植時陰陽錯位。起球一定要小心,盡量少傷根。雪松為淺根系樹種,4m高的雪松起60cm的土球即可。土球完整無損是移植成功的關鍵,起球后要立即用草繩密扎,樹冠稍做收攏,以便運輸。
運輸 搬運雪松過程中應確保土球不破不裂,樹冠不折不損,運輸最好用密封的車廂。一方面防止水分散失,另一方面防止沿途摔打,使枝葉受到機械損傷,造成落地折枝。
挖穴 以4m高的雪松,土球直徑60cm為例,樹穴以長1.5m、寬1.5m、深1.3m為宜。挖好后向內(nèi)填30cm的爐渣做滲水層,在爐渣上面鋪一層草苫,以免上半部的土壤因澆水而使泥土流入爐渣縫隙。草苫上用沙壤土、表層園土、爐渣按2:1:1的比例混合土,再摻些腐殖酸肥料和腐熟的有機肥料以及鹽堿地改良肥,充分調(diào)勻。這樣調(diào)配的混合土具有滲水、透氣、有機質(zhì)豐富等特點,可以改變雪松移植地的周圍鹽堿的小環(huán)境,有利于根系生長。之后將混合土均勻填入樹穴夯實至距離地面45cm。
移植 將雪松輕輕地放入樹穴內(nèi),如使用吊車注意不要擦傷樹皮,轉(zhuǎn)動方向,使其陽面向南。將草繩切斷、抽出,保證雪松生出新根后直接與土壤接觸。再土球周圍填入混合土,踏實,這樣不易產(chǎn)生爛根。因土球直徑60cm,種植后,土球高出地面15cm,用混合土培成土堆,踏實。
支架 用三根木棍將雪松主干緊緊系住,下端深埋入土,做到風大樹干不搖,雨大樹干不倒。
澆水 第一次澆水一定要圍大坑,澆透水,可將溶解后的10g生根劑隨水澆入樹穴,以促生新根。20天之后再澆一次水即可。
封臺 因移植時土球高出地面15cm,以土球為中心圍成一個土堆,直至樹穴周圍,便于排水。
養(yǎng)護 如春天風大最好搭建風障。移植之后半個月之內(nèi)要堅持給樹體噴霧,每天3至4次,但地面不能積水,以保證樹體對水分的需要,以后根據(jù)天氣情況噴霧次數(shù)酌情遞減。
防寒 雪松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新移植的雪松一定要防寒1至2年。入冬后,搭建牢固的防風屏障,在南面向陽處留一開口,接受陽光照射。另外,在地面上覆蓋一層稻草,以防根部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