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元以后,起于北方的蒙古族入主中原,也因為民族矛盾的加劇,對原來流行于漢族的茶道藝術帶來了不利的影響,雅致的點茶道開始衰落。明朝初期,點茶道已然衰落,幸賴朱權的努力,一度中興。
朱權,明太祖朱元璋之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寧王,后遷南昌。謚獻,故亦稱寧獻王。《明史》卷117“傳”曰:“宣德三年(1428),……權日與文學士相往還,托志羽中,自號臞仙”。南昌郊外西山為道教第四十福地,是道教凈明派的祖庭。朱權晚習凈明道,自號臞仙,又號涵虛子,死后以道冠道袍入殮,后被道教尊為朱真人。朱權撰有《家訓》、《寧國儀范》、《漢唐秘史》、《文譜》、《詩譜》等數(shù)十種著作,其《茶譜》開有明一代茶書撰著之先河。
點茶道在明朝初期雖經(jīng)朱權的努力一度中興,但隨著泡茶道的興起,終究無可奈何花落去。到明朝后期,在泡茶道的興盛局面下,終歸在實踐中銷聲匿跡,只存在于一些茶學文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