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動物*或動物實驗時,你是否有遇到過下述兩個場景:
動物實驗重復性差,卻找不到原因;
明明手術操作沒有失誤,辛辛苦苦養(yǎng)的動物還是不明不白的死了。
假如你不幸中招了,那么看看你是否有注意到以下幾個問題:
麻醉深度適中
實施動物手術時都需要用全身麻醉。如果麻醉的過深,動物會處于深度抑制甚至死亡狀態(tài),動物的正常反應受到影響,因此無法得到可靠的實驗結果;如果麻醉的過淺,動物在手術過程中會產生強烈的疼痛,從而致使其呼吸、循環(huán)或其他功能發(fā)生應激性改變,干擾實驗和觀察結果。
而如果麻醉深度在手術過程中發(fā)生較大的波動,也會使實驗結果前后不一,后續(xù)也無法對實驗結果進行重復,影響結果的可信度。因此麻醉狀態(tài)的好壞是手術是否能成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
那我們如何判斷麻醉深度呢?我們可以通過呼吸頻率、足和趾的趾蹼反射、肌肉緊張度等的變化將來判斷動物是否進入了適合手術的時期。
誘導期:主動動作和體表及咽喉反射存在,呼吸頻率和心律增加。
淺外科期:對非疼痛刺激無肢體動作反映,輕捏腳掌會有輕微的反應(趾蹼反射),呼吸規(guī)則,以胸式呼吸為主。
深外科期:呼吸頻率和通氣量均有所下降,呼吸方式漸以腹式為主,呼吸幅度逐漸增加。在此期間對動物進行較為嚴重的刺激,均不會引起有害反射(適合的時期)。
過深期:一切反射消失,呼吸幅度微弱,呼吸頻率下降甚至停止。心跳由快弱漸漸變慢, 后停止跳動1。
維持合適的術中溫度
在動物手術過程中需要防止身體熱量的流失,以降低對動物免疫功能、代謝功能的影響和避免凝血發(fā)送。動物術中和術后的保溫措施也是科研工作者將實驗動物倫理和福利付諸實踐的體現。
穩(wěn)定的動物生命體征
在手術前確認好動物的進入了適度的麻醉狀態(tài)后,實驗人員還要在手術過程中對動物的重要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以判斷其生理狀況,除了以上提到的呼吸頻率和心率,血氧飽和度和體溫也是判斷動物生命體征狀態(tài)的重要參數。
① 血氧飽和度:血氧飽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結合的氧合血紅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結合的血紅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它是呼吸循環(huán)的重要生理參數。
血氧飽和度的測量是確保手術中實驗對象氧氣是否充足合理和準確的方式。一般認為飽和度正常應不低于 94%,在 94% 以下為供氧不足,以提示動物的呼吸和脈搏可能出現了問題,我們需要對大小鼠的氧氣濃度進行控制并采取相應措施以確保實驗繼續(xù)正常進行。
② 體溫:在對大小鼠進行麻醉后手術的情況下,大小鼠的體溫會隨著時間慢慢降低,有較多情況下大小鼠的死亡并不是因為麻醉過深,而是因為體溫過低,因此實驗過程中對動物體溫的監(jiān)測和維持變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