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前稱新安郡,地處安徽南部,東與浙江接壤?;罩菸幕e淀深厚,堪稱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典范。不僅如此,自古以來,徽州地區(qū)名茶輩出,如休寧松蘿、頂谷大方、黃山毛峰、太平猴魁,乃至祁紅、屯綠等,皆名動天下。
據(jù)傳,清代康乾年間,徽州有一先祖源自中原的趙姓望族,由于朝中為官者突生變故,罪及家族受株連。滿門被抄之際,僅一人因在外作客而幸免于難,聞訊后,匆忙遁走他鄉(xiāng)。在前往皖浙的途中,遭遇官差質(zhì)問姓氏,其人不敢實言,無意中望見身旁有棵桂樹,玉蕊飄香,遂靈機一動,答曰姓“桂“,才僥幸逃過一劫。
之后,這位改“趙“姓“桂“者流落至安吉大溪地界,為避免不測,藏身隱匿于橫坑塢深山。這個地方屬于天目山脈,山巒疊嶂,人煙稀少。在接近山梁的深塢上,有一處地勢較為平坦的山坡,前面有一條山溪橫亙東西,在山岙里匯成一泓清潭,南面則是連綿群峰。于是,這位避難者便在這里結(jié)茅筑廬,開墾山地,扎下根來。
次年,一個春天的夜晚,這位來自徽州的避難者忽得一夢:一位須發(fā)皆白的仙翁將其領(lǐng)至西面山坡,隨手一指,山地上破土而出一雙奇葩,須臾,長成兩株白色的仙樹。正驚異間,仙翁已悄然隱去。
第二天清晨,在屋后的山坡上,發(fā)現(xiàn)山上有不少野茶樹,而且都萌發(fā)了新芽。但和其徽州老家茶樹不同的是,其中有兩株茶樹的芽葉竟然是玉白色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遠遠望去,這兩叢茶宛如錦團簇擁,燦若太白金星。好奇之余,便精心呵護起來。后來,又將這些茶葉采摘下來進行焙制,取來山前的泉水一瀹泡,滋味竟是清甘無比。更為奇妙的是,這些芽葉在碗中展開后,葉片愈發(fā)顯得昭澈,仿佛璞中美玉,煥如晶瑩春雪。從此,這一大一小仿佛情侶般的茶樹就成了“桂“姓者的至愛。
春去秋來,當(dāng)年落難到此的異鄉(xiāng)人與附近的山民成了家,并生兒育女,過著平淡如茶的山里生活。斗轉(zhuǎn)星移,“桂“家與茶為伴,繁衍生息,至今已有十?dāng)?shù)代。這個地方,后來就叫“桂家場“,而那兩株奇異的茶樹就叫“大溪白茶“。
桂家以茶為主要營生,自祖輩開始,就立下了“分家不分茶“的規(guī)矩。因為這兩叢白茶產(chǎn)量很有限,桂家每年將采制的白茶視為珍品,僅用來招待貴客。他們也曾嘗試過茶樹繁育,可奇怪的是,白茶開花但很少結(jié)籽,即便有結(jié)籽,播種長大后,葉子卻是綠色的,失去了白化性狀,與尋常茶樹一般無二。久而久之,白茶樹又多了一個別名“石女茶“,意思是無法傳宗接代的茶。
說起石女茶,其實在明代就有人提及了。其時,曹洞宗的元來大師(即博山無異,安徽舒城人)就有“懶烹石女茶“語,而安吉靈峰寺的蕅益大師還與元來頗有法緣。
到了近代,又有好事者將其中一株小的白茶移植出谷,可惜卻夭折了。從此,大溪桂家場只剩下一株白茶樹,孤寂地藏身于幽邃的山塢。
據(jù)說1958年,安吉縣文化館就有人拍攝了白茶樹的照片,著名茶學(xué)家、浙江大學(xué)茶學(xué)系的莊晚芳教授還在《人民日報》發(fā)表過文章,并引起斯里蘭卡育種專家的興趣。再后來,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始,歷經(jīng)多個春秋,才發(fā)展成今日香溢天下的安吉白茶。
2006年6月17日午后,在安吉大溪橫坑塢(現(xiàn)名“白茶谷“)海拔約800米的桂家場,白茶守護者桂全寶老人向筆者講述了桂家以及白茶的由來。在場者,還有桂家阿姨潘春花、桂家之子桂新財和《茶博覽》的孫狀云先生(可惜他沒注意我們的談話,靠在竹榻上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