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與茶
實際上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就是茶葉發(fā)展的歷史,只是由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文化落后,加之有些民族沒有文字,因此與茶葉的一些關(guān)系甚密的發(fā)展史,便被歷史的塵埃給湮沒了。
不過現(xiàn)在留傳下來的白族“三道茶”便是白族人與下關(guān)沱茶關(guān)系非同一般的見證,而總結(jié)出來的“一苦,二甜,三回味”更是人生真諦的詮釋。想想看任何一位成功人士的人生都是這樣的:剛開始要努力地拚打江山,那是要“吃盡人間苦,方為人上人”的。“每次成功的后面,都浸透著奮斗者的汗水。”那苦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當(dāng)然比起下關(guān)沱茶的苦來不知要難咽多少倍。
常言說:“苦盡甘來。”付出了代價,自然人生就成熟了許多,那第二道茶就是一種苦盡甘來的享受。白族人不僅勤勞創(chuàng)造,而且在享受方面也是高手。您看青磚紅瓦的“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建筑,那“家家流水,戶戶養(yǎng)花”的習(xí)俗,不僅透出白族人愛美的天性,而且暗示了白族付出后的高雅享受。正陶醉在第二道的甜美甘露之中,第三道茶上來了,實際在告誡白族人,不要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不知進取,還要努力奮斗的。那回味的三道茶里就有了麻辣的味道,人生如果太過享樂,自然只能走向沒落和破敗。因為喝了第三道茶,其實就是提醒白族人,該起身了,去做該做的事情,不能只顧享受??!您看白族重視教育的程度到了如此見縫插針的地步,連喝個茶都要把教育貫穿其中。
白族的教育精髓就是滲透,就是那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建筑的照壁,圍欄、墻壁、亭榭、走欄上的書畫都在教育白族兒女們,要勤奮努力!
白族“三道茶”更是人生成長教育大全的精典課程。
彝族與茶
“燒吃洋芋,煨吃茶。”這是您到彝族山寨受到的最高禮節(jié)的待遇。
我沒有研究過彝族文化,但我認為彝族是生存能力最強的民族。他們能在高寒、邊遠的惡劣生存條件下,能生生息息地延續(xù)下來,人口不斷壯大,民族不斷強盛,這應(yīng)該歸公于茶葉。
在一處遠離塵世,遠離文明的深山老林里,任何受化學(xué)污染的食品都無力被運送進去。彝族同胞只要開辟出一片山梁上的山基土荒地,種上一口袋洋芋,他就可以在這里生存上幾年,這是何等讓如今一離開文明都市就無法生存的現(xiàn)代人所驚慕的生存才能!
只要有個火塘,在子母灰里埋上一堆剛從山基土地里刨出來的洋芋,然后撇一小砣下關(guān)沱茶或者是磚茶放到小茶罐,一面抖一面烤,通稱:“百抖茶”。用篾片刮去燒焦了的洋芋外皮,香噴噴,黃生生的燒洋芋,讓您等不得了,還燙燙地在您手里換來換去,再倒一盅黃澄澄的“百抖茶”,吃過后就會精神百倍,什么艱難險阻都不在話下了。彝族同胞為什么能在艱難險阻面前只要“燒吃洋芋,煨吃茶”就能應(yīng)對自如呢?
怪不得彝族同胞中長壽的人多,個個精神飽滿。
普米族與茶
普米族同胞和彝族同胞一樣,世代生活在深山老林里,與惡劣的自然界作殊死的斗爭。他們的生存秘笈也與茶有關(guān)。家里可以沒有鹽巴大米,但決不能缺少茶葉。
只要有“三吹三打”的包谷粑粑和雷響茶作伴,穿氈條衣服的普米族兄弟就敢“上刀山,下火海”了。在普米族同胞萬年火塘邊,取一個木盆,倒一小堆包谷面,不添加任何添加劑,倒進去一克山泉水,用手捏成包谷粑粑,往萬年火塘的滾燙的子母灰里一丟,扒回上一層子母灰蓋著,當(dāng)包谷粑粑香甜味道飄香得整間木楞房都香酥酥的時候,取出茶罐,放進一坨沱茶或者磚茶,烤成噴噴香、糯糯酥的烤茶,提一壺?zé)_的山泉水,“唿羅”一聲,像雷一樣響,俗稱——雷響茶。
從子母灰里扒出包谷粑粑,接著“三吹三打”除去子母灰,用土盅子倒一盅子雷響茶,人生比“土豆加牛肉”都還共產(chǎn)主義呢。
藏族與茶
提到藏族同胞,酥油茶的飄香味就從方方正正寬大無比的藏樓里透了出來,這不能不讓您垂涎三尺。不用說酥油茶已經(jīng)是藏族同胞生命的組成部分。藏族同胞就是走到天涯海角,伴隨他們的是那軟軟的溫溫的膻膻的酥油茶味。
藏族地區(qū)最能考量一位藏族婦女能干與否衡量的標(biāo)準,便是能否打出口味純正的酥油茶。想想看酥油茶與藏族同胞生死與共的情結(jié),是任何民族都無法比擬的,自然藏族同胞與茶的濃厚情誼可見一斑,所以歷史上的茶馬古道才有了馬鍋頭們的傳奇故事。
我想任何語言都是乏味的,到藏鄉(xiāng)去,體味酥油茶與藏族同胞的濃厚感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