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安吉縣被命名為“白茶之鄉(xiāng)“。許多銷售和消費者弄不清安吉白茶和另一種叫“白片“的區(qū)別,有必要說一說。
白茶作為茶的一個類別,在《中國茶葉大辭典》里共17個條目。它都以“芽中茸毛特多“、“遍布白色毛“或“白毫滿披“為特征。如銀針白毫、白牡丹、貢眉、仙臺大白等名茶?,F在安吉白茶是以“安吉玉鳳茶“的名稱放在綠茶條目中。但在市場上都習慣稱安吉白茶,它的特征是并無白色茸毛滿披,而是茶芽本身就是白色。
白色的茶芽最早記錄于《大觀茶論》中,引以為珍稀瑞兆,作者趙舍身為宋代皇帝,大約只是聽說而未親見親嘗,寫得很籠統。安吉山里一株清乾隆年間就有的白芽茶樹,歸一家姓桂的農民所有。幾代以來,兄弟分家而不分茶樹。每年春季也只采些炒了送送親友。因這株茶樹從不結茶籽,又稱“石女茶“,無法繁殖。改革開放后,安吉農林部門進行全縣資源普查時,由市、縣技術人員組成的科研小組,對白茶進行了剪苗扦插的無性繁殖,從90多個成活的芽發(fā)展到目前的1000多畝白茶基地,成為特色商品進入市場。這種白茶的芽經兩三個太陽的日照,就從葉脈開始變綠,多次沖洗后,色澤又復原成玉白色。
安吉白片又以產地名為“銀坑白片“,它的特征是“色以綠,白毫顯露“,價格比安吉白茶低。
舞下,被尊稱為茶中奇葩的安吉白茶規(guī)模越來越大了,名聲越來越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