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茶,了解茶,喝茶愛茶的人不能不了解“茶道”一詞的最早使用和由來。從神農(nóng)開始吃茶,到秦漢時期的茶葉的廣泛使用,漢朝中后期的飲茶之風,最后才迎來了唐宋時期茶文化的昌盛與繁榮。
漫長的超越萬年的中華吃茶飲茶之風,在廣袤的中華大地早就蔚然成風,合于自然之道。 在這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我們決不能忘記:神農(nóng)老祖、炎黃二帝、彭祖、堯舜、文王、武王、漢武帝、張仲景、諸葛亮、智積禪師、皎然和尚、陸羽、盧仝、宋徽宗、明洪武皇帝等歷史上與茶文化的發(fā)展有著重大貢獻的人物。 他們的共同貢獻使茶文化成為我華夏文明的璀璨。在此引證歷史追溯“茶道”之詞使用的歷史見證。
詩僧皎然(唐730—799年)《飲茶誚崔石使君》這首五、七言古體茶歌,約作于公元785年(唐德宗貞元元年)。此詩是詩僧皎然同友人崔刺史共品越州茶時即興之作。題中雖冠以“誚”字,微含譏嘲之意,乃為詼諧之言。其意在倡導以茶代酒,探討茗飲藝術(shù)境界。皎然在茶詩中,探索品茗意境的鮮明藝術(shù)風格,對唐代中后期中國茶文學---詠茶詩歌的創(chuàng)作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詩云: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似諸仙瓊?cè)餄{。
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封演,史無傳,為唐天寶、大歷時人,今人趙貞信《封氏聞見記校注序》對其生平考訂甚詳,可參看。此書成于貞元年間(785-805)書中記事多為作者耳聞目睹,史料價值甚高?!端膸烊珪偰俊分^:”唐人小說多涉荒怪,此書獨語必征實。”全書編排極有條理,凡100門,皆兩字為題,如道教、儒教、文字、貢舉等。涉及內(nèi)容十分廣泛,常為治唐史者尤其是研究唐代文化史者所取材。
《封氏聞見記》卷六
飲茶:
“茶,早采者為茶,晚采者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太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于不寐,又不夕食,皆恃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従此轉(zhuǎn)相仿效,逐成風俗。起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類甚多。
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tǒng)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皎然和尚是陸羽的忘年之交,《茶經(jīng)》的成書跟他也有著分不開的關系。從以上的兩段記載我們從時間上就可以分清楚,“茶道”這個名詞的由來已早。
之所以“茶道”早先沒有在中國廣泛的使用,源于我們的先人們對文化的嚴謹態(tài)度,不是隨便的什么就可以上升到道的層面上的。再高明的水平也都認為只是技術(shù)罷了。
今天我們說到的“日本茶道”,最早的傳入是因為唐朝佛教的傳入,創(chuàng)始人千利休(1522---1591年)生活的時代基本是明朝的中后期人物, “茶道”名詞的使用也只是傳入后的借用。
《封氏聞見記》卷六 飲茶一章 關于茗瘕有清楚的記述,茶雖然可解百毒,適當對人體有益,不當?shù)脑?,就會給人帶來不可治愈的疾病。所以對于茶的認識,不可以偏聽偏信,一味的宣揚茶的有點,而忘記了什么好的事物的好都是在相對應的情況下的。
記述如下:
“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臨懷縣館,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請為之。伯熊著黃衫、戴烏紗帽,手執(zhí)茶器,口通茶名,區(qū)分指點,左右刮目。茶熟,李公為歠兩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鴻漸能茶者,李公復請為之。鴻漸身衣野服,隨茶具而入。既坐,教攤?cè)绮芄适隆@罟谋芍?,茶畢,命奴子取錢三十文酬煎茶博士。鴻漸游江介,通狎勝流,及此羞愧,復著《毀茶論》。伯熊飲茶過度,遂患風氣,晚節(jié)亦不勸人多飲也。吳主孫皓每宴群臣,皆令盡醉。韋昭飲酒不多,皓密使茶茗以自代。晉時謝安詣陸納,納無所供辦,設茶果而已。按此,古人亦飲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窮日盡夜,殆成風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鶻入朝,大驅(qū)名馬,市茶而歸,亦足怪焉?!独m(xù)搜神記》云:“有人因病能飲茗一斛二斗,有客歡飲過五升,遂吐一物,形如牛肺。置柈中,以茗澆之,一斛二斗。客云此名茗瘕。”